孩子不自信? 可能是我們太愛他了!

你曾否發現,當你問孩子一個簡單的問題,比如「今天學校過得怎麼樣?」時,他總是低頭不語,甚至不願回答?也許出於愛和保護,你替他回答了:「是不是又和同學鬧得不開心?」但你可曾想過,這樣的「幫助」可能正在悄悄地偷走孩子的自信?

在我作為行為治療師的職業生涯中,曾經接觸過一個快要踏入青春期的女孩。她的故事有如醍醐灌頂:父母的愛與保護,只有以正確的方式給予,才能真正成為孩子自信的來源。

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

這位女孩是我唯一需要家長陪同上課的個案。第一次見到她時,她極其內向,幾乎不願意和我對話。當我問她一些簡單的問題,比如「今天午餐吃了什麼?」時,她的父母總會搶著替她回答。即使是最日常的問題,她也沒機會自己說出口。

隨著治療的推進,到了第三次見面,我終於感覺到女孩對我的態度有所軟化。她開始用輕聲細語回答我的問題,這對她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進步。然而,當我轉向她的父母時,他們依然不斷地替她回答問題,甚至幫她做出決定,例如休息時間要玩甚麼遊戲。那一刻,我恍然大悟:這個女孩缺乏自信的根源,來自於她從未被允許相信自己、表達自己。

孩子的自信來自哪裡?

成功的體驗,是自信的基石

孩子的自信更多來自於他們對自己能力的感受,而非單純的技能掌握。孩子需要在生活中累積成功的經驗,並相信自己能克服挑戰。而這位女孩的父母,出於保護的本能,幫助她處理了一切事情,卻無意中剝奪了她建立自信的機會。

如果一個孩子從未被允許嘗試回答問題或自己做選擇,她怎麼能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呢?成功的體驗是建立自信的關鍵,而過度依賴他人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為力。

父母的互動方式,塑造孩子的自我認知

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,比我們想像中更深遠。當父母總是搶著替孩子完成事情,或對孩子提出遠超其能力範圍的要求時,孩子會逐漸形成對自己能力的負面認知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夠好、不值得被信任。

女孩的父母可能認為,他們替她回答問題,是為了幫助她避免尷尬或失敗。但實際上,這樣的行為正在剝奪她建立自信的機會。孩子需要在父母的鼓勵下,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,才能逐漸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。

為什麼孩子需要回答問題和做決定?

孩子的自信感來源於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。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過度保護,從來沒有機會自己做決定或面對挑戰,他們很難累積成功的經驗,也無法在挫折中學會堅韌。自信就像一棵幼苗,需要陽光(鼓勵)、雨露(成功感)和風雨(適當的挑戰)才能茁壯成長。

父母需要學會適時放手,讓孩子完成一些小挑戰,即使簡單如自己回答問題、自己選衣服、自己選擇午餐。每個小成就都會累積成孩子的自信來源,讓他們相信:「我可以做到!」

3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小技巧

1.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

無論是回答簡單的問題,還是做生活中的小決定,都應該讓孩子自己來完成。即使他們的答案不完美,過程中的思考和嘗試就是寶貴的成長。試著忍住替他們回答或下結論的衝動,給他們多幾秒鐘的時間。

反思問題: 當孩子回答問題時,您是否耐心等待,還是下意識地替他們說了?

2. 調整期望,符合孩子的能力

當父母要求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事情時,孩子可能會感到挫敗,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。而當父母設置合適的目標,並鼓勵孩子完成,他們會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,從而建立自信。

反思問題: 您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的當下能力?他們是否有機會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?

3. 無條件接納孩子,讓他們感受到愛與安全感

接納孩子的本質,而非僅僅因為他們完成了某件事。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,他們會更安心地嘗試新事物,而不害怕失敗。這種安全感是自信的基石。

反思問題: 您是否讓孩子明白,他們的價值不取決於成績或表現?

結語

和那位女孩相處的經歷讓我時刻提醒自己,如果我們總是替孩子回答問題、做決定,他們就無法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這個世界。

自信是孩子一生的力量,它源於一次次成功的經驗和父母的接納與鼓勵。學會放手,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,讓他們嘗試失敗、享受成功。看到孩子第一次勇敢回答問題,第一次獨立完成任務時,那自豪的笑容,讓我明白:這些等待,都是值得的。

FAQ

問:如何讓孩子學會回答問題?
答:耐心等待並鼓勵他們自己表達,即使答案不完美,也要給予積極反饋。

問:孩子不自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?
答:缺乏成功經驗以及父母過度干預可能是主要原因。

Previous
Previous

熬夜腦袋轉不停!纈草的救援計劃

Next
Next

植物芬芳刺激大腦 5大療癒效果大公開